瓮投网 > 影视 > 正文

​《魔道祖师》金光瑶为何不杀莫玄羽?

2025-08-25 18:59 来源:瓮透网 点击:

《魔道祖师》金光瑶为何不杀莫玄羽?

金光瑶为何不杀莫玄羽?

原著中,金凌一语道破:……从前的莫玄羽对金光瑶是视若神明,绝不敢说金光瑶半句不对,……

金光瑶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世人的认可和尊重。莫玄羽给了他这种不掺杂利益的纯粹的尊重和情义。

他对不曾对她母亲有微辞的秦愫敬爱有加;

对认可追随他的苏涉以礼相待;

对不轻视他的蓝曦臣更是倾其一生的善意;

甚至,对于为他们母子仗义执言的风尘女子思思,明知留着对他来讲会是威胁,还是没有痛下杀手。

金光瑶杀人的理由绝不是因为善恶和大道,而是对“我”如何。

所以,他杀了“曾经期待过”的父亲;杀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聂明玦。

他曾经是多么渴望父亲的认可啊!甚至他拿着聂明决写的举荐信来到琅琊以后,都不敢直接的去见他的父亲,而是先建战功。

他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每一天都活的胆战心惊。他期望他的父亲看到他,又怕他的父亲看到的不是期望中的他。所以他兢兢业业的做事,把交到他手里的每一件事都做的妥妥贴贴;他委曲求全的做人,即使受辱,脸上的笑容也不减半分。

他对聂明玦的知遇之恩也是真心感恩的,只是他的“丑事”被其撞破,从此,眼里揉不得沙的聂宗主对他的态度一落千丈。原来有多欣赏器重,现在就有多深恶痛绝。即使结拜为兄弟,也有不可修复的罅隙。而且,大哥已经成为他实现野心的路上的最大障碍。

而莫玄羽来到金麟台后,对他的态度截然不同,也许和金光瑶还有一段兄友弟恭的“蜜月期”吧。

莫玄羽同金光瑶一样,是金光善的私生子。被金光善接回来不是因为父子情深,而且做为一枚制约金光瑶的棋子。可想而知,他在金麟台一定是受尽白眼的,那些个生于金氏,长于金氏的子弟们,虽不是金光善嫡子,但也是金氏的“正统血脉”,在讲究门第出身的世家,莫玄羽的身份很是尴尬。而金氏又非知礼敦厚之家,从金子勋和金阐的矜傲跋扈便可看出。所以,他们对莫玄羽的欺侮一点都不会少于金光瑶。

金光瑶对他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

虽然对于这件事,他比谁都敏感,比谁都反感,但是他习惯了戴着一张微笑的面具,对谁都是一副和善的模样,莫玄羽接收到的也是如沐春风的谦和吧。而同为私生子,又让他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慈悲。

13岁的莫玄羽离开母亲,来到一个陌生的且不友善的环境,自然会对对自己好的人产生信赖。无疑,金光瑶就是这个对他“好”的人。

而这,也恰恰满足了金光瑶被需要,被尊重,被仰视的心理。他一边拉拢一边观察,发现莫玄羽资质很差,野心也很小,甚至有点懵懂无知,也就渐渐地放松了对他的警惕,甚至对这名小弟还产生了一丝好感吧。所以,莫玄羽对他“视若神明”,言听计从,亦步亦趋,满眼崇拜。以至于,他被赶下金麟台的理由是“纠缠仙督”,人们也深信不疑。

金光善死后,他对外重塑金氏形象,建瞭望台,联强扶弱,让人们看到一个胸怀天下的仙督;对内清除异己,清理平辈子弟,为巩固家主地位大肆杀戮。

这些,莫玄羽都看到了眼里。渐渐的对这位“眼里始终噙着笑的哥哥”心生恐惧,虽然不曾对他怎样,但是金光瑶在他眼里越来越难懂,甚至不经意间还露出一丝可怖的狰狞。

直到有一天,他误闯了他的密室,看到了夷陵老祖的手稿,同时,看到了一颗被咒封的头颅。

他吓坏了,面如死灰,浑身如筛糠一样的后退,嘴里念念有词,又不知所云。

当金光瑶手提着那把名为“恨生”的剑,眼露凶光,面带杀气地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疯”了。他深知,此时只有两条路,非疯即死。他还不想死,只能装疯!

金光瑶看着这位已撼不动他地位的“弟弟”,想到他初来金麟台的不安,纯澈的眼神里满含憧憬和希望,像极了当年的自己,满怀期待风尘仆仆地从云梦来到兰陵,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规规矩矩地戴上帽子,母亲说过“君子正衣冠”。他要去见母亲口中那位情深义重,修为高深,济世救人的父亲了。心中的喜悦掺杂着忐忑,一步一步地登上高高的金麟台,或许这就是自己日后生活的地方吧。他有过一千种的猜想和假设和父亲相认时的情景,然而,父亲结结实实地给了他第一千零一种答复:一脚踹下金麟台,从最高一阶滚了下去。从此他成了仙门百家的笑柄。那个始乱终弃的父亲安然无恙,自己却贻笑大方。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犯错的是父亲,被笑话的却是自己?然而,他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让他看到!他要金光闪闪地站到父亲面前!

然而,这位弟弟似乎从来没有过野心,没想过取代自己做家主,更没想过做仙督。相反,不仅对自己没有敌意,还满心满眼的敬佩和尊重。他的心在抬手挥剑时柔软了下来,他决定放他一条生路。

而在原著中,莫玄羽献舍后让魏无羡报仇的名单中也没有金光瑶,而是莫家满门被灭后他胳膊上的伤口就已痊愈。因此可以看出,金光瑶确实对莫玄羽很好,而莫玄羽也没有把他当成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