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影视 > 正文

​《捍卫者》电影原型姚子青:以血肉之躯筑就民族脊梁的英雄

2025-10-13 23:56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捍卫者》电影原型姚子青:以血肉之躯筑就民族脊梁的英雄

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激战正酣。宝山城头,一位面容斯文的年轻军官目光如炬,他便是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583团3营营长姚子青(注:历史记载姓名为姚子青,影片《捍卫者》中化名为姚志清)。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精锐,这位年仅28岁的广东汉子以"团结战斗,严守阵地,爱我中华,杀敌立功"的誓言,率领600余名官兵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壮歌。

彼时日军为截断中国军队退路,集结50余艘军舰、20余架飞机、30辆坦克及5000名步兵发起猛攻。炮火将宝山城炸成焦土,城墙被轰出30余处缺口。姚子青率部依托残垣断壁,用集束手榴弹、汽油瓶与日军展开逐屋争夺。在日军首次进攻中,他亲率敢死队夜袭敌军指挥所,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歼敌80余人,挫败了日军企图快速占领吴淞口的阴谋。

9月1日,日军调集2000名精锐发起总攻。姚子青将部队化整为零,与日军展开惨烈的"添油式"巷战。在宝山全家巷战斗中,他率一个排官兵依托狭窄街巷,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构筑立体防线。经过12小时拉锯战,击毙日军200余人,伤者无算。战斗中,姚子青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其部下劝其后撤时,他怒吼:"此地即为吾等葬身之所,岂能退缩!"。

至9月5日,全营仅剩200余人。日军调集20余辆坦克在重炮掩护下发起集团冲锋。姚子青将剩余官兵编为3个战斗小组,用血肉之躯阻挡钢铁洪流。在最后的肉搏战中,他先后刺死4名日军军官,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日军战史记载,此役"中国军队抵抗极其顽强,其勇猛程度令人震惊"。

这场战役只是淞沪会战的一个缩影。据战后统计,中国军队在此役中伤亡33万余人,日军伤亡约6万。而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3500万,其中军人阵亡达150万。姚子青营600官兵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换取了日军进攻上海的迟滞,其战损比达到惊人的1:50。这种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机械的悲壮,正是那个时代中国军民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

面对日寇的暴行,我们无法回避这些冰冷的数字: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害,731部队用活人做细菌实验,华北平原3500万亩耕地被焚毁。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姚子青"用生命书写的家国情怀。当我们站在2025年回望这段历史,更应铭记:那些在战火中屹立不倒的身影,才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