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二战期间旧日本帝国陆军173个师团编成沿革

2025-08-09 08:24 来源:瓮透网 点击:

二战期间旧日本帝国陆军173个师团编成沿革

【震撼!日本陆军师团演变与远东战役】

自1925年起,日本陆军开始实施缩减军备政策,保留了17个常设师团,包括近卫师团和第1至12、14、16、19、20师团。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日本陆军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特设师团的出现以及师团编制的调整,使得其战略部署和作战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37年7月7日事变至1938年6月,日本陆军成立了10个侵华特设师团,包括第13、18、101、104、106、108、109、110、114和116师团。这些特设师团采用了两旅团四联队制,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力量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陆军对师团编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1936年11月,陆军决定采用三联队师团编制,每个师团辖三个步兵联队,并设立步兵群司令部统辖师团步兵。此后,陆军陆续组建了7个早期三联队师团,其中包括第26师团等。

到了1939年,日本陆军进一步调整了师团编制,将三联队制师团投入侵华战场,以应对不断加剧的战事。此时,陆军在中国的战略态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重点部署。在这一时期,陆军在本土组建了10个师团,其中包括第32至41师团,这些师团的成立标志着日军对中国战略地区的重视和调整。

1940年7月,日本陆军将关东军所辖的13个师团确定为“满洲永久驻扎师团”,并在本土组建了7个“新常设”师团,这些师团的成立使得日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到了1943年,随着战局的进一步发展,日本陆军继续进行师团编制的调整和改革。陆军在本土组建了6个师团,其中包括第61至64、66、67师团,这些师团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日军的作战能力。

1944年,日本陆军在中国关内组建了20个两旅团制师团,其中包括第58至60、62至65、68至70师团,这些师团成立的目的是加强对中国内地地区的控制和防守。

同年,日本陆军还组建了11个师团,用于驻守岛屿和海外领土,这些师团的成立进一步巩固了日军在海外的防卫体系。

到了战争的最后阶段,日本陆军在本土组建了50个“本土师团”,其中包括第1、2总军所属的防卫师团。这些师团的成立标志着日军在最后阶段对本土的全面防守和保卫。

在远东战役中,日本陆军的师团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设师团的出现和师团编制的调整,使得日军在不同战场上都能够灵活部署和作战,进一步加强了其作战能力和战略部署。然而,随着战事的进展和战局的变化,日军在师团编制和战略布局上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远东战役的胜败关键在于日军的组织结构和战略决策,而日本陆军的师团编制和调整则是战争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日本陆军师团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军在远东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和战略意图,为今后的研究和分析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