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地震等级划分,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如何划分?

2025-07-03 06:35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地震等级划分,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如何划分?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如何划分

一、基本完好: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破坏。

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二、轻微损坏: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三、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四、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应采取排险措施;需大修、局部拆除。五、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如何划分

地震的级别一般是怎样划分和计算出来的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小于60公里的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的为深源地震

地震的级别一般是怎样划分和计算出来的

地震的强度级别是什么

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震级。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通过推算得出。以震级标度地震大小最初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利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来的。规定以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秒,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为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微米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通过不断发展,根据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的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根据用来计算震级记录的震波类型,震级有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由于地壳的强度是有限的,所以积蓄能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所以地震的震级是有一定限度的。目前用里克特方法测算的已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1~8.9级地震的能量见表1。根据不同强度地震的破坏能力,按照震级的大小进—步划分为5个级别:①超微震:震级小于1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不能感觉,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②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也不能感觉,也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③小震:又称弱震,震级大于3、小于5的地震。该级别地震人们可以感觉,故有时也称有感地震,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④中震:也称强震,震级大于5、小于7的地震。该级别地震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大地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该级地震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地震9.8级是什么级别

属于特大地震。

地震的等级划分: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什么是地震灾害风险等级

一般地震灾害

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

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如4·14熊本地震)

重大地震灾害

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如4·20雅安地震)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地震一级和一级之间差距有多大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1 地震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945年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大于、等于4。

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同时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2 地震烈度表

同样震级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这就要用地震烈度来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如上所述,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见下表:

地震烈度 地面上人的感觉

Ⅰ度 无感

Ⅱ度 室内个别静止中人有感觉

Ⅲ度 室内少数静止中人有感觉

Ⅳ度 室内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Ⅴ度 室内普通、室外多数人有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Ⅵ度 多数人站立不稳,少数人惊逃户外

Ⅶ度 大多数人梦中惊逃户外,骑自行车的人有感觉,行驶中汽车驾乘人员有感觉

Ⅷ度 多数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Ⅸ度 行动的人摔倒

Ⅹ度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不稳状态的人会摔离原地,有抛起感

Ⅺ度 房屋普遍会倒塌,大量山崩滑坡

Ⅻ度 地面剧裂变化,山河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