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援越抗美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援越抗美
新中国建立之后,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人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先后有20万将士埋骨他乡,血洒疆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还曾打过一场抗美援越战争。我村的退休教师陈俊保就是一位援越抗美的老兵,曾在越南浴血奋战近三年。那段将美好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祖国的峥嵘岁月,对于陈俊保来说,至今仍镌刻在记忆中,一幕一幕无比清晰。
当过多年小学教师的陈俊保,讲话干脆利落,家里布置简单,荣誉证书、纪念章、被整齐地存放在抽屉里,他仍然保持着老一辈革命者特有的艰苦朴素。他告诉我们,1964年8月5日,听说美国借口军舰在北部湾越南沿海遭到攻击,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岛地区和云南、广西上空,威胁中国安全,“当时,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就咬手指、写血书,要求参军,保卫祖国。”1964年12月,他如愿入伍,当上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入伍后被编入6537部队二营四连。1966年参加援越抗美。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历史,一幕幕往事就像浮现在他的眼前。他娓娓向我们叙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65年,陈俊保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安徽蚌埠,他清楚地记得那是8月16日的上午,营区突然响起了军号声,全团紧急集合,然后以连为单位分别走进南营房礼堂,坐定后不久,会议宣布开始。首先由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宣读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的有关他们团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命令,并作了总动员。与会者刚听到命令时,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觉是否有听错。任务明确以后,上级要求对此次军事行动绝对保密,并采取了一系列保密措施。自下达命令之日起,不得通电话、通信,不得单独外出,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此后的一段日子里,部队根据任务需要,抓紧强化军事训练,同时还增加了夜间紧急集合的次数,有时一夜二、三次……那段时间里,大家的体能消耗很大,但都毫无怨言。待一切准备就绪,于同年9月18日上午在安徽蚌埠南营房操场召开“援越抗美誓师大会”,南京军区有关部队及蚌埠市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和指示。他随第二批部队于1966年10月22日上午乘专列从南京启程南下,26日抵达广西,进驻宾阳县黎塘镇。在那里集训的一个多月里,他们一边学习相关政策法令及越南的民情风俗,一边学习越南日常用语,还学习了几首越南歌曲。
1966年12月1日,他们乘军车到达友谊关,这是出入越南的门户。出关后,大部队列队友谊关前,面向祖国和人民作简要宣誓,然后越过100米非军事区到达越南边境,接受越方边境人员的严格检查、登记后,才被允许进入越南民主共和国。尽管当时采取了不少保密措施,但部队刚出关不久,他们的行动仍被美侦察机发现,为此,只能夜间行军,以避开美机侦察。就这样,他们途径凉山、河北、河内、河西、和平,到达目的地——宁平省,编为“中国援越抗美7支队221大队”。他们这些老兵秘密进入越南的时候,统一穿着工人的蓝色工作服,除了身上必备的枪械,其他任何装备和随身物品都不能表明他们的军人身份,甚至,他们不能跟家人通信。总之,一切都是保密的。所以,外人很少知道还有这样一支部队。
进入越南,第七支队担负修建北起福平、南至宁平,西起永福、良山,东至海防以西的京门一百多公里范围内构筑永久性防御工程。工程兵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坑道,比如飞机坑道、炮兵坑道、步兵坑道等等,除了炮兵连作掩护,他们自己也有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可以瞄准低空飞行的敌机。打坑道需要机械,那时的机械设备十分落后,主要依靠人力。一般来说每位战士需要轮流作业8小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48小时不合眼都有。“人干去干去就昏倒了,醒来后又继续干!”陈俊保感慨道,那场战争夺走了很多战士的生命,那种出生入死的特殊岁月,已经成了人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现在越想就越感觉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陈俊保他们施工的一工区是敌机轰炸最频繁的地区,从府里渡口一营一连的桂山工地,沿一号公路经二营的达崩山工地,至三营的广纳工地,沿途到处是一片废墟,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屋,公路被炸得坑坑洼洼,桥梁全被炸断,河上是临时架设的木桥,有的是夜里架、夜里用、白天拆,敌机经常在天上盘转、侦察、轰炸。敌机的狂轰滥炸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大面积的塌方同样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我的好多战友,他们没有被美帝的飞机炸死,而是牺牲在该死的塌方中。”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陈俊保他们同仇敌慨,备料施工,修建机场、挖飞机洞库,构筑战地各种工事,对空作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五个伟大”争了光、添了彩,获得了越南党和政府颁发的“团结抗美战斗勋章”和“援越抗美荣誉证书”。提起这些往事,陈俊保沉浸在怀念战友的悲痛之中。目前,他正在写二篇回忆他们当年在达崩山和鱼山那段岁月的文章,以悼念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
陈俊保告诉我们,在越南的那段岁月,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的岁月。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无私的、无条件的、全方位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动乱的年代,唯独援助越南的政策雷打不动。在越战期间,我援越抗美部队付出了汗水和鲜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1969年4月,陈俊保从部队退伍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先后担任过总务、校长等职,无论岗位调到哪,他都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向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保持着一位军人的本色。
大桥镇潘南村 任义和
-
- 惠东:构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2025-07-19 04:53:05
-
- 关于《绝代双骄》江玉郎的结局,这一版本几乎让人不能接受
-
2025-07-19 04:50:50
-
- 垫脚祖师爷,詹皇曾被他防得怀疑人生,他叫布鲁斯鲍文
-
2025-07-19 04:48:36
-
- 你方唱罢我登场,川系军阀都有哪些人
-
2025-07-19 04:46:21
-
- 广东省文联主席是正厅级,领导管理14个文艺家协会主席
-
2025-07-19 04:44:06
-
- 大PK!第二季度南宁市驾校培训质量哪家强?
-
2025-07-19 04:41:51
-
- 中国紫檀大王陈丽华:出生在颐和园,她说:我与慈禧联系并不多
-
2025-07-19 04:39:37
-
- 盘点英雄联盟历年全球总决赛举办城市,第几届最有牌面?
-
2025-07-19 04:37:22
-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朱安
-
2025-07-18 12:51:54
-
- 陈彼得:“台湾音乐教父”,74岁登上《中国好声音》,没人敢转身
-
2025-07-18 12:49:39
-
- 什么是人防工程
-
2025-07-18 12:47:24
-
- “避难的窘态,不应成为笑料”甘肃地震!吓到颤抖裸奔小伙被曝光
-
2025-07-18 12:45:09
-
- 生病的时候,最能看出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
-
2025-07-18 12:42:54
-
- 于小彤:陈小纭的前男友,因红楼梦走红,现今出演冰火凤再度圈粉
-
2025-07-18 12:40:40
-
- 国殇墓园中跪着4个日军雕像,日方要求拆除,中方:要答应3个条件
-
2025-07-18 12:38:25
-
- 手机芯片天梯图解读,让你了解最新性能水平!
-
2025-07-18 12:36:10
-
- 神秘的暗网有多可怕?普通人想都不要想,进去就会有危险?
-
2025-07-18 12:33:55
-
- 鲁迅三兄弟:大作家、大汉奸、大干部,三弟后代如今现状如何?
-
2025-07-18 12:31:41
-
- 天津康婷产品不实,模式更是深陷传销风波
-
2025-07-18 06:02:31
-
- 海军广元舰捐建的国防教育基地在广元市实验小学正式落成
-
2025-07-18 06: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