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特朗普闯大祸了,三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希拉里表态,美防长危险了

2025-07-28 13:58 来源:瓮透网 点击:

特朗普闯大祸了,三个坏消息接踵而至,希拉里表态,美防长危险了

就在特朗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企图重振“美国优先”时,殊不知自己早已闯下大祸。

短短几天内,三个重磅坏消息接连砸来!

现在美国政坛暗流涌动,连内阁部长都恐遭免职的危险。

就连美国国内一些重量级人物,都开始反对特朗普甚至为中国说话。

那么这三个坏消息究竟是什么?美国国内又发生了什么?

1

3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下令要求教育部长"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动关闭教育部,还美其名曰"把教育管理权归还各州",声称这样能让美国学校更好地和欧洲、中国竞争。

白宫给出的理由是,美国学生成绩长期不理想,教育部自1970年代成立以来花了纳税人3万亿美元,结果却没啥效果,不如让各州自己管教育。

可问题是,这事儿哪有这么简单?特朗普嘴上说"保留关键学生资助项目",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玩文字游戏。

要知道,教育部可不是个摆设,它每年管理着上千亿美元的联邦教育拨款,很多穷地方的学校就指着这笔钱过日子。

结果特朗普这一纸命令下来,全美教育系统直接炸锅了。

21个由民主党控制的州总检察长集体把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指控他越权行事,损害弱势学生群体的利益。

他们的诉讼要求很简单:阻止裁员,维持教育部正常运作。

更让特朗普难堪的是,连自家阵营里都有人不买账。美国教师联合会直接甩出一份民调,显示63%的美国民众反对关闭教育部,其中甚至包括不少共和党选民。

教师们上街抗议,家长们也在社交媒体上狂喷,说特朗普这是"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

民主党议员更是火力全开,众议院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嘲讽:"总统先生,您要是真关心教育竞争,不如先解决下校园枪击和学生贷款问题?"

法律专家们则是一脸无语,因为特朗普这操作从根上就不合法。

因为美国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机构的设立和废除必须经过国会立法程序,总统根本没权力单方面关掉一个部门。

更何况现在参议院还在民主党手里,想靠行政令硬来?门都没有。

就在教育部风波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白宫又爆出一桩堪称"史诗级"的泄密丑闻,彻底让特朗普政府沦为国际笑柄。

2

3月2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突然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加密群聊,里面全是美国政府高官,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怎么空袭也门。

这还不是最劲爆的,聊天记录里还充斥着对欧洲盟友的吐槽。副总统万斯抱怨"欧洲40%的贸易要走苏伊士运河,美国才占3%,凭什么总让我们当冤大头?"

防长赫格塞斯更是毫不掩饰地表示:“讨厌欧洲白嫖!”甚至要求欧洲“补偿美军行动开销”,否则“没完没了”。

这些本该藏在五角大楼保险柜里的对话,现在全成了全网疯传的段子。

特朗普起初还想装傻,在记者会上摆出一副无辜脸说"我完全不知情",甚至轻描淡写地表示“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拒绝让涉事人员道歉。

然而,民主党人可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希拉里·克林顿迅速在社交平台发文嘲讽:“你肯定是在逗我。”

更狠的是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当天就宣布要传唤所有涉事官员,防长赫格塞斯的政治生涯岌岌可危。欧洲盟友的反应同样激烈,英法德等国纷纷公开谴责美方。

这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特朗普团队的纪律涣散,更扯下了美欧关系的遮羞布。

要知道,就在泄密前一周,美国还在敦促欧洲增加军费对抗俄罗斯,结果私下聊天记录里全是算计盟友的嘴脸。

正当特朗普疲于应付国内外的批评声浪时,他的对华强硬政策又狠狠反噬了自己。

3

3月2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召开听证会,按照特朗普团队的原计划,他们准备对每艘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货轮收取高达300万美元的"特别安全费",美其名曰"保护美国海事安全"。

然而,这一政策遭到美国海运、农业和出口行业的集体反对。

洛杉矶港务局的经济学家在现场算了一笔明白账:该港口60%的货物来自中国航线,新规实施后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将激增2000美元。

这意味着普通美国消费者要为每部iPhone多付50美元,每双运动鞋多掏20美元,甚至连儿童玩具、厨房用品这些日常消费品都要涨价10%-15%。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反对声浪最强烈的恰恰是特朗普的传统支持者。

爱荷华州的农场主们带着四年前贸易战的血泪教训来到听证会,他们好不容易才重新打开中国市场,现在又要面临失去这个最大买家的风险。

长滩港的码头工人代表举着"我们要工作,不要政治游戏"的标语,警告这项政策将直接威胁到沿海地区十万个就业岗位。

就连一向支持共和党的零售巨头们也坐不住了,沃尔玛的供应链主管直言:"我们的顾客大多是工薪阶层,他们承受不起这样的价格涨幅。"

这场听证会撕开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残酷现实:政客们在华盛顿高喊"脱钩",可现实中的经济利益却像蜘蛛网一样千丝万缕。

就像有分析师说的:"你可以不喜欢中国制造,但你不能不用中国制造。"

从港口起重机到圣诞节装饰灯,从抗癌原料药到电动车电池,美国供应链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程度,远不是喊几句政治口号就能切断的。

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对声浪,特朗普政府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继续强推政策将得罪关键选民和商业盟友,但如果让步又会被政治对手攻击为"对华软弱"。

更棘手的是,这项争议恰逢美国通胀压力再度抬头的敏感时期,任何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政策都会遭到加倍审视。

总的来说,特朗普政府这回可真是"三连炸"了,这场政治大戏的下一幕,恐怕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精彩!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该文章的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机构官网、媒体网络和第三方平台等公开信息,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本人修改或删除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