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共和国将军·上将——杨 勇(1912~1983)

2025-08-23 06:37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共和国将军·上将——杨 勇(1912~1983)

杨勇,原名杨世峻,湖南浏阳人。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

1927年,杨勇参加了浏阳工农义勇军和农民攻打长沙的战斗,失败后逃亡江西。1928年夏到常德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师学兵团当学兵。1929年春离开学兵团,到浏阳参加第八区工农政府工作。1930年2月,经浏阳县委介绍到平江黄金洞,进入红五军随营学校政治队学习,正式参加了红军。7月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八军政治部,先后任宣传队分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9月随部队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一团第一连副政委、第三连政委、红二师安远独立营营长兼政治委员、红二师第五团政治部主任、红二师政治部政务处长等职。先后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

杨勇作战勇敢,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当时,因为环境艰苦,物质条件极差,战斗频繁,部队伤亡很大,杨勇一方面以身作则,一面注意做战士的思想工作,注意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他常说:“艰苦是胜利的开始,今天的苦是明天的甜”。所以,他带领的部队士气高昂,作战勇敢,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1933年4月,杨勇调任红三军团第五师第十四团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7月,率部参加东方军开赴闽西作战。10月,红十四团在绚口与敌遭遇,双方都措手不及。杨勇带头冲向敌人,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猛打猛冲。战斗中,一发子弹自杨勇头顶中央穿破头皮,顿时血流满面,可他全然不顾,继续冲杀。战后,杨勇受到军团长彭德怀的称赞,并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而同时,一块两厘米长永不生发的弹伤也留在了他的头上。1934年10月,杨勇率部随中央主力红军参加长征。

来源:《共和国栋梁战斗在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