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王后雄教育董事长马巍: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

2025-08-25 06:28 来源:瓮透网 点击:

王后雄教育董事长马巍: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

(王后雄教育集团董事长 马巍)

文/ 翟良

引子

2016年10月2日,“教研公益万里行”在北京成立。

王后雄教育集团董事长马巍在现场表达了这样一份爱心:王后雄教育即将在全国启动“千城万校”计划,通过上万场讲座和捐赠,将教研公益下沉到国内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马巍说,关于“教研公益万里行”的设想,由我们最初出于对教育资源薄弱区的帮扶,到经历集团上下员工的热议,再到坚定实践这一公益行动的决心,最终形成了一套详尽的实施方案。

这一致力于“教育公益助力教育公平”的行动,无疑给众多的偏远地区的学生带来一丝春天般的暖意。

马巍还说,王后雄教育启动“教研公益万里行”不仅仅是教研及教学资源的培训和捐赠,帮扶对象也不仅仅针对偏远地区的学校,“教研公益万里行”是一项公益的、系统的、丰富的、内涵的事业,是王后雄教育长期的责任和义务。

“教研公益万里行”以及后来的“主动人生万里行”“伽芬中国万里行”都是王后雄教育办学30年以来一直恪守教育良知的具体体现,也是王后雄教育30年来参与公益事业的延伸与升华……

上篇:选择举办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低调华丽的人生路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马巍创办了七色光文化学校。如今,王后雄教育从由当初2个班,30名学生的培训学校发展成今天集中小学培训、青少年核心素养提升、图书出版、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国际留学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教育培训机构,王后雄教育现已成为中国在线教育的领航者。“让高尚者富贵起来,让富贵者慈善起来”,王后雄教育的事业做大了,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可是,为何媒体对马巍和他的企业却一直吝于报道?

面对记者的疑惑,马巍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王后雄人没有跟媒体沟通的习惯,喜欢‘我行我素’,不论创业还是参与公益,我们不喜欢张扬,王后雄教育的今天靠的是口碑,而不是被媒体吹出来的。再说,报道要看选择什么样的角度?要是被夸大成‘光辉形象’就离题太远了,文章出来别人会怎么理解?都是麻烦!还不如把事情做实……”

是的,企业做实,公益做实,自然都是以做人做实为前提的。

1972年,马巍出生于哈尔滨,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哈尔滨某公办校的英语教师。90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浪潮有波又一波地冲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不甘平庸的马巍决然辞去公职,走上了一条“办学”的不归之路。

冰城哈尔滨的冬天,可谓冰寒地冻,而零下20多度甚至是零下30多度也抵挡不住孩子家长排队报名上课的热情,每到开课之前,为了能报上名、为了能有一个理想座位,家长早早就会过来排队……而他们争相报名的课程就是马巍老师英语,一个有着500人超大容量但仍担心报不上名的课程。

让马巍更轰动一时的是《高分秘诀》等100多部书的出版,这些图书得到了很多专家、同行的认可,更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一时“冰城纸贵”。

马巍的生命中似乎融入了只有宗教才能解析的精神:他每天满负荷地工作,透支体能,潜心打造他的教育王国;他根本无暇顾及物质的享受,生活简朴得你不敢想象。事实上,王后雄教育的事业完全可以供他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每年近十万人次的云教室培训量,加上王后雄教育迅猛发展的青少年核心素养教育,稳健发展的图书出版和国际部教育,王后雄教育的实力非同一般。这么一个生活上的“清教徒”在做公益事业上却敢于用大手笔:义务培训一线学科实践教学,连年举办少儿英语大赛,抗击非典挺身而出,汶川大地震捐款捐物,向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扶贫委员会捐赠了20万元现金、500万元的课程资源……“教育是个良心活,我不能误人子弟;我不是办班而是办学;一个人吃穿用度需要多少才是够?得对社会有点贡献……”这是马巍对公益性和社会良知的体味,让人听了感动。

30年来,王后雄教育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先后累计投入超过千万元,为中国的公益事业尽了自己应有的义务,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不过马巍似乎并不热衷于诉说自己慈善的经历,就像一个故事太多的人会变得失去讲故事的兴趣。对马巍来说,这大约正是“低调华丽”的重要内涵。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有一位老人已经用他的方式诠释了低调的意义。老子告诉我们:“无为,不争,寡欲,善为下。”在芸芸众生中,那些低调的人是最幸运且最容易成功的人。

成功者各有各的姿态,有的纵横捭阖,指点江山,有的神出鬼没深不可测,而在教育和公益之路上同时行走的马巍,则显然属于那种类似时装风格的“低调华丽”,因为,这种“低调华丽”弥漫和渗透在他生活的各个细节中。

洒满爱心的足印

今天的王后雄教育的确具备了雄厚的实力,这势力不单表现在她一天能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在她为社会做过多少事。王后雄教育早在创立之初,就将办学视之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并把“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作为办学的行动指南。

马巍有一句很朴素却很深刻的话:“选择举办教育,就等于选择了奉献。”

“从教育本质看,民办教育促进了受教育个体的有益成长,满足了受众多元的教育消费需求;从社会收益角度看,民办教育推动了社会大众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减轻了政府教育财政压力;从体制改革方面看,民办教育的发展深化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对于教育公益,马巍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三看”。

从“教研公益万里行”“主动人生万里行”“伽芬中国万里行”到“大学生就业‘521’工程”,这是王后雄教育多年来留下的爱的足印,这些班驳而清晰的足印体现出了王后雄教育扶困帮贫的传统美德,他们的慷慨义举,使一双双无助的眼睛重新焕发光彩。当记者询问马巍,在近三十年的慈善之路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马巍有些感慨,谈到最多的也是以上这几件事。“教育公益的核心在于解决教育问题本身,捐钱捐物不难,但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内容、师资,这些资源才是教育问题的关键,王后雄教育事业做大了便有责任从长期、稳定的角度去解决贫困校实际的问题。”马巍借助肢体语言表达他对教育公益的思考,语气急促且难以抑制。当谈及“主动人生万里行”“伽芬中国万里行”及资助的孩子时,马巍一句“他们都长大了,应该大学毕业了,他们依然没忘王后雄教育……”的话,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的语无论次。

“这些孩子们领略了我们发自内心的深处的善良与慈爱,并将这份感动与感恩延续了下去,让我一时感动的难以表达”,对于自己的语无伦次,马巍突然多了些补充:“我们不仅是给予了受助者个人物质的帮助,实际上也是给予了他们一种精神的鼓励,激发了他们道义感和自律精神,同时也凝聚了社会的爱心,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社会教化工作。在他们自己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上,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了帮助,他们的爱心这时候最容易被唤起,那么等他有了能力之后,就很可能去帮助别人。我们不想把钱捐到那些去向不明的地方,对于企业家来说,赚钱不容易,花钱也不容易,我们希望被花出去的钱更有价值。”

王后雄教育的公益绝不止“一箩筐”的记录。

暮然回首,我们欣喜地看到,那是一段充满智慧的历史,更是一串洒满爱心与温暖的足迹……

“通过捐助的形式扶危济困,惠及面仍然有限,我们的经济实力也有限。最高的境界就是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带动全社会成员形成一个大气候,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马巍独特的思维对30年来公益之路的最完美诠释。

在大多数人眼里,人格魅力是最不可捉摸的神秘因子,是一种神秘得近乎神奇的力量。它是一种迷人的气质和个性魅力,能让别人支持并积极地发扬光大,也许,唯有人格魅力才能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佼佼者,成为一个倍受社会推崇和敬爱的人,显然,马巍当之无愧。

下篇:这个秋天,爱在延续

大爱闪亮:把最优质的教育献给孩子

慈善家的眼里总是行走着孤寂无助的心灵。

马巍的确是一个怀揣大爱和责任的人,在繁忙的教育事务之余他的目光锁定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有4.3万个乡镇,38万个村庄,一线优质教育资源缺失;中国有840万毕业生就业(2020);中国有2.2亿家长需要专业培训;中国有200万所教培机构。他说,当看到那些功课优秀但无法享受高品质教育的孩子,心里就看不下去,如果因为没钱体验不到高品质教育,可能会留给这些孩子一生的遗憾,王后雄教育有责任和理由为这些贫困的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

在马巍的身上,再次跳动着一颗博爱的心。

马巍说,“‘新星火燎原千城万校计划’公益进校园项目”,是王后雄教育“教育公益下乡”活动计划中的重要步骤,计划到2021年年底,通过整合王后雄教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进入中国乡镇的10000所中小学。

同时,本着“普惠教育助推教育共享”的理念,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扶贫工作委员会联手王后雄教育,通过AI+OMO +云教室模式将技术、品牌内容赋能教培机构,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教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教育传统产业快速发展成长。

马巍介绍,以上教育公益项目借助科学、有效的教育新平台、新模式,充分发挥云教室的平台优势和北京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公益助学在平台、内容、资源等方面的深度下沉,将从师训、教学行动研究、备考策略研究、外教英语、生涯规划、家庭教育、精准教育扶贫课程等公益助学开始,逐步开展更广泛、更充实的公益助学内容,以便公益助学在更多的公办中小学得到推广和传承,进而开启全国中小学公益教育新模式。

2016年11月20日,王后雄教育带头举办了“教研公平万里行”活动,将“三师教学”“以师教师”的课程推广到全国各地,捐赠了全国超过100个城市,让数十万学生、数千位老师收益,让全国最好的教育、教研资源真正惠及资源匮乏的老少边穷地区,促进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

2019年,王后雄教育“赢在录取”举办了第七届“赢在录取.高考报考公益计划”,专家教授团队,帮助了30万名高三考生,回答了120万条高考报考问题,活动覆盖全国2000 多所高中,为考生提供了高考报考经验、建议和指导,通过实际行动获得了考生的一致好评。2020年,在之前的成功填报经验基础上,第八届“赢在录取.高考报考公益计划”再起航,王后雄教育志愿填报专家教授团蓄势待发,通过线上公益讲座的形式,100万张志愿填报大数据卡免费发放,预计帮助100万名高三考生“填好志愿,赢好人生”。

王后雄教育的优质教育傲然挺立、香飘京城,这一品牌价值是有根据的。王后雄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沉淀,构建起了“应试赛道”(王后雄教育云教室 小初高)和“素质赛道”(雄猫公园 3-18岁)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均以“AI+OMO+云教室”的三师教学模式,向国内二三四线城市输入师资、教研、课程、教材和师资培训等优质教育资源,以此来实现优质教育零距离。

“雄猫公园”是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刘莉教授领衔国内知名科学家自主研发的3-18岁的AI课程,作为“全国首家AI兴趣教育综合体”和“青少年强基成长中心”,“雄猫公园”以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使命,用科技驱动青少年教育变革,推动核心素养教育,打造青少年智能素质教育新生态,成为青少年核心素养教育的推动者、探究者和实践者。“雄猫公园”受邀参加“2019年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带动了国内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掀起大中小学生参与机器人学习的风潮,并将机器人学习风暴辐射全国。

“王后雄教育始终为每个有条件的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但有多少品学兼优的孩子,却因家庭贫困而不能享受高品质的教育……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坐视不理!希望通过开放“新科教”生态,让王后雄教育的优质教育距贫困孩子更近。”马巍希望王后雄教育也是贫困孩子走向成功的学习乐园。

与众不同:实实在在干干净净的公益之路

人们很容易就听腻了成功者们千篇一律的发家传奇,看腻了传奇破败后的千疮百孔,也很容易在面对表相上的完美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强烈的解构欲与不信任感。

当成功的华彩被有意无意地弱化,当华丽被包裹在低调的外壳下,面对一个成功者,你本感受到的距离和压力顿时被融化,解构欲与不信任感也随之消解。

马巍和他坚持的公益之路属于后者。

因此,王后雄教育的爱心自然是件实实在在干干净净的事情。

王后雄教育的公益与社会上打着公益扶贫的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关注弱势群体的困境与不幸,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是人类美好本性的体现,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缓解经济危机下困难家庭的教育消费压力,力争更多青少年享有王后雄教育优质的教育成果,也是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王后雄教育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专家认为,广大家长对义务教育之外的优质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享受义务教育之外的优质教育只能是一种遗憾。中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大国,靠政府力量还不能满足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而民间教育参与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能够提供政府所不能提供的教育服务。

王后雄教育启动教育公益“521”工程,通过利用网络共享相关资源圆贫困孩子享受高品质教育的梦,这一善举是王后雄教育多年来恪守教育良知的具体体现,也是王后雄教育公益事业的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王后雄教育的义举善行感动了中国教育民办教育协会的领导,协会表示将与王后雄教育联手,用爱心把这一实实在在暖心工程不断拓展、延伸。

爱心永恒:希望更多教育机构参与进来

“现在是温暖贫困的孩子们,以后我们也可以去温暖孤苦老人和王后雄教育基层教师,我们希望以后可以把公益扩大,让公益活动成为慈善百花园里很鲜艳、很有生命力的奇葩。”王后雄教育董事长马巍满怀信心地说。

马巍这句话不是口头设想,笔者从王后雄教育扶贫办公室了解到,王后雄教育每年推出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实在的暖心活动:选拔一定名额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王后雄教育特殊待遇——入学“名师云教室班”,享受五年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免费培训参与暖心传递活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王后雄教育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组建爱心基金会,邀请有爱心的家庭、社会团体入会,共同帮助在教育支出方面有困难的家庭……

王后雄教育公益步履的不断延伸,是王后雄教育扶贫工作制度化、长期化的具体体现。马巍认为,为社会送温暖,不应是一种临时措施,而是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弱势群体分享教育公益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温暖。他要求在把爱心送出去以后,还应该把需求问题带回来研究,思考如何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真正给需要温暖的人送去温暖。

早在2016年10月“教研公益万里行”记者见面会上马巍就表示,王后雄教育暖心工程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全社会都来关心并参与暖心工程,是人间温情和爱心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精神境界的飞速提升。希望优质教育机构能参与王后雄教育公益中来,为更多的贫困孩子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援助,使教育公益成为给心灵供暖,为成长助力的沃土。

“诚者,人之道。人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厚道的人,而是要回报社会,做一个有良知的人。”这是马巍对良知教育的最好总结。在马巍看来,教育公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拓展教育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权威教育专家、优秀教育机构及知名人士加入教育公益中来,共同探讨在AI时代下的教育公益新路径,实现资源交流合作、联动创新,并真正实现教育领域的“人人公益”。

尾声,亦或是开篇

如今在马巍眼里,他有两个事业。一个是创办了近30年的王后雄教育,另一个便是他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身其中的慈善事业。

“教育公益的坚守,其实就是追求教育公平的初心,要懂政策、讲诚信、重质量、有温度……”马巍说, 最好的公益就是把教育做好,很多教育问题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看到问题以后坐不住的,想破脑袋帮助孩子的就是可爱的公益人,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在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最需要的事情。

大爱无疆,慈善事业始终光耀着马巍的人生路,因为爱,所以他懂得民营教育者要兼爱于他人。慈善道路上,他满怀激情地做了并不需要沽名钓誉并让他问心无愧的事,投身公益事业已经成为马巍的毕生追求。

马巍公益语录:

1

“让高尚者富贵起来,让富贵者慈善起来。”

2

“选择举办教育,就等于选择了奉献。”

3

公益是一种信仰;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公益是最高境界的慈善,公益是一种传承的力量。

4

“诚者,人之道。人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厚道的人,而是要回报社会,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5

教育公益传承,不应是一种临时措施,而是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受助者分享教育公益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温暖。

6

教育公益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全社会都来关心并参与教育公益,是人间温情和爱心的具体体现,是全社会精神境界的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