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我国唯一的大校营长,曾多次击落敌机,领导特批:打下一架升一级

2025-10-16 07:09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我国唯一的大校营长,曾多次击落敌机,领导特批:打下一架升一级

古往今来,有许多英雄出现,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和意志,在历史上一次次留下深深的印记。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屈意志的存在,才有了后来中华民族的独立,每一位英雄都是宝贵的财富。

在抵御外侵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对民族有着强烈情怀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不少的民族英雄被铭记。

有句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因为他们在做着本职工作的同时,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所以他们的付出和牺牲要比普通人更多。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险峻的发展环境,有无数的爱国者无私奉献,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岳振华,正是其中一位。

岳振华是我国地空导弹二营的营长,也是我国营长中唯一获得大校军衔的人。要知道,仅仅只是作为一名营长,得到大校军衔,真的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

那么,岳振华一生,究竟有何作为呢?新来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的故事,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解放军成立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

20世纪50年代,由于新中国在高空侦察存在弱项,敌方多次挑衅,放肆出现在中国领土的上空。国家高层人员虽然生气,但是因为自己本身的空军实力不够强大,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因为自己本身的势力不够强,所以借助苏联的帮助,新中国成立了地空导弹兵。

有了自己的高炮部队之后,上级决定把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的岳振华调任为第二营营长。这次行动,为了整体的保密性,并没有对外进行公布和宣扬,但是却调动了原本的高职干部,可见中央对这支部队的重视。

部队代号543,虽然前期只有三个营,但是解放军的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终于算是成立了。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虽然已经有了部队组织,但是由于敌方的科技实力过于强大,处于建设前期的国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对付他们。

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不过还没有在国际上获得多国的认可,所以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就显得如履薄冰。

在装备上,因为战斗的大量损耗,外加解放军本就不富裕的经济,所以没有精良的装备进行研究。苏联明白中国的困境,慷慨解囊,为中国调遣大量的核武器研究专家和所需要的工业设备,中国也因此正式开始了核武器研究的新阶段。

岳振华正是借此机会,有了更多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空间,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岳振华是河北望都县人,1942年2月参加革命,在革命期间,无私奉献,默默做事。

1943年岳振华光荣入党。

1945年参军之后,因为自己的专业所在,组织就让他去参加了地空导弹兵。

其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在参加地空导弹兵期间,虽表现一直不错,但是却只是担任一些小官职,职位改动前原是高射炮炮团团长。

一直以来,岳振华虽兢兢业业,但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在国际上并没有稳固的地位,前后有强国虎视眈眈,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1958年,岳振华受命担任新组建的地空导弹二营营长,令大家都想象不到的是,在此位置,岳振华究竟做了多么杰出的贡献。

岳振华非常明白机会的来之不易,在与专家的学习研究期间,苦练技术,潜心经营,终于在1959年,岳振华得到了第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

九月初,他们的部队由甘肃转向北京,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做准备。这个时候,有敌军要进行破坏,需要有人提防敌方的行动,保证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活动的正常进行。岳振华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不断加大侦察力度,保证行动万无一失。

但是在国庆节前后的几天之内,北京上空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就在之后,指挥部也宣布了备战期结束。虽然已经有了组织部的命令,但是岳振华丝毫不敢放松,他凭借着自己的机敏和警觉性,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很快事情就发生了转变,时隔两天,敌方就派出了侦察机,从台湾方向起飞,向北京进发。由于新中国的科技水平不够发达,对待高空中的敌人,实在有些难办。

国庆这么紧要的关头,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上面就给岳振华下达命令,由二营负责歼灭敌机。

打下一架飞机就给他肩上加一颗星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伟大时刻,岳振华突然接到上级派下来的任务,丝毫不敢怠慢。在长期跟着苏联专家的学习过程中,岳振华一直都非常优秀,到了实战的时候,他脑袋里时刻谨记专家的指导。

在发现了敌机之后,他很快就进入了备战状态,整个人都聚精会神,眼睛一直盯着雷达,按照前期的学习经验,寻找适合发射导弹的最佳位置。

终于在敌方距离阵地二十八公里时,岳振华心想:就是这了

之后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发射命令,三颗导弹应声而起,正中目标,敌机坠落。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数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体现了岳振华的沉稳专业,他的动作流畅至极毫不拖泥带水。

此番成功,让岳振华一时风光无限,他成为了全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只用导弹就击落飞机的人,获得国际上的满满惊叹,为世界开创了一个先例。

此次行动之后,岳振华和二营终于被大家所了解。为了对岳振华和整了二营进行表彰,中央表明,所有参加战斗的人员都可晋升一级。岳振华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校营长,成了当时的名人。

毛主席看见他的成果,也相当欣赏他,便吩咐下去,只要他打下一架飞机,就再给他肩上加上一颗星。虽然这件事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中央并没有对他的这次胜利进行公开宣传。

敌方对这件事的缘由并不知情,他们只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侦察机一去不复返。便觉得中国已经研发出新的歼灭机,且性能一定在他们之上,他们心生忌惮,再也不敢造次,停止了对大陆的多番勘察。

敌方停止了干扰和进攻,新中国也刻不容缓,开始研发自己的歼灭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歼五、歼六机型歼灭机。

歼五主要用于昼间截机和空中战斗,有自己一定的攻击力,且头部装有雷达,在战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来,中国又自主生产的新一代的超音速战机,歼六也交付使用。

这两款机型在战斗中都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在面对敌方过于强大的侦察机时,却依旧显得无能为力。敌方见中国这么久以来在战斗机的研究上都没有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原本已经压下的野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一次次的创造奇迹

1962年,国民党停歇了几年之后,再次卷土重来。这次进攻也比之前强大了不少,他们使用的是美国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无论是从速度还是高度,都是当时顶尖的存在。

U2可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2.2万米,要知道,当时中国最高的记录只有1.8万米。对付这种机型,在我国的防空武器中,所能倚仗的也只有543部队。

尽管543部队是我国防空部队中的佼佼者,但是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时,也必须要经过精心部署,才能一战。

空军司令刘亚楼决定采用游击战术,分散敌方的注意力。北京只留下一个营,其余的部队全部去分配到各个地区,分散战队,希望能就此拖住敌方。

但是司令的安排却没有得到底下的人的支持,毕竟防空部队采用游击战术,史无前例。游击战是很难达成的,更何况敌方是空军。大家都对战略部署表示怀疑,因此我军上下争议都很大。

不过换一个方面来想,司令提出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岳振华对司令的观点表示认同,安抚好底下人的心情,带着二营的人离开北京,到了长沙设立埋伏。

岳振华到了长沙之后,对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了一番考察研究,找到了自己认为的最佳位置,等待敌机的到来。

可是埋伏一个月之后,也没有发现任何敌军经过的痕迹,岳振华不免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细细研究敌方路径,思虑再三之后,他决定把部队移往南昌。

近半年以来,U2侦察机反复在南昌上空出现。

岳振华也不犹豫,直接把其观察的结果告诉了总司令刘亚楼。刘亚楼觉得岳振华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便把二营调往了南昌,重新埋伏。但是情况没有那么简单,二营到了南昌,直到一个星期之后,敌情依然没有出现。

一直的等待,已经让防空部队失去了耐心,既然等不来敌军,那就自己先出手。敌方看到他们有了大动静,一定不会按耐得住。

刘亚楼说干就干,当即将沿海的飞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故意把声势弄大,目的就是为了吸引U2出来侦察。这个行动果然有效,敌军发现了我方有大的动静,果不其然,当即派出U2进行侦查,这次出动正好落入了我方圈套。

此时的岳振华和二营已经等候多时,见到迟迟不肯露面的U2终于出现在了南昌上空,整个二营士气大涨,岳振华也打开了雷达,对敌机进行了定位。

U2还不知道前方已经对它设好了圈套,依旧在南昌上空大摇大摆飞来飞去,悠哉游哉拍照片。

岳振华屏气凝神,看着猎物一点点进入圈套。

很快,毫不知情的U2就已经进入了二营火力范围之内,岳振华瞅准时机,一声令下,三枚如同雄鹰一样的导弹直直插入云霄,爆炸声传来时,击落U2的好消息也同时传来。

这个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传向了世界各地。

国外军事家这时才重新刷新了对中国的定义,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程度应该重新估计。

消息传到了中央,周总理也第一时间打电话表示祝贺:这绝对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前几天U2飞机入侵苏联境内,苏联也只是提出了抗议,而中国,有能力直接将其击落。

这两种回应成为了两个鲜明的对比,两种回应更是两种态度,让中国再次在世界上出了风头。

岳振华亲自受到接见,毛主席也应了许诺,岳振华肩上再次加星。

成为第一人

自从U2侦察机被解放军击落之后,美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为了加强自己侦察机的实力。他们给飞机上又加装了一个预警设置,只要导弹一打开雷达,设备就会发出警告,并且更能准确定位到导弹的位置和距离,可以大大的绕过我方导弹,减少被击落的可能。

美军对战斗机进行加强后,让我国的国防问题重新变得棘手起来。我国当时的技术并不先进,并不可能研究出别的导弹。

岳振华只能选择当时最简单有效的办法,缩短导弹雷达打开的距离。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闭导弹的雷达,大大减少了其准确性,从击落飞机这方面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一时间,对付敌方侦察机的研究进展,也进入了瓶颈时期。

岳振华就是不信邪,他不信U2没有任何弱点,在他研究多方资料后,终于发现了U2一个不算弱点的弱点——转弯半径大。

岳振华利用这个特点,心里想出了一个计划。就是当敌机在进行转弯的时候,速度会降下来,通过一些手段就能实现对其击落的目的。

既然已经有了想法,岳振华就开始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他确定了“近快战法”的打法。

所谓“近快战法”,就是尽量压制导弹发射时间,不给敌机逃跑的机会;并且还会简化各种流程,减少时间使用,以实现快打。

美军的此次加强,就是对雷达进行规避,岳振华这次出谋划策,把导弹发射的时间压缩到六秒。要知道在之前,苏联对他们进行指导的时候,导弹的发射时间有480秒。

时间到了1963年11月1日,岳振华在江西上饶,第一次使用近快战法击落U2。

这次行动,国民党派出的两名飞行员,都是蒋介石无比看重的心腹。其中一位飞行员陈怀,是中央点名要求活捉的。

正好陈怀跳伞被俘,不过后来又由于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

此次行动,解放军又是大获全胜。

击落的U2

1964年7月7日,U2再次侵入我国,岳振华再次将其击落,也因此岳振华被称为“U2终结者”。

在其任营长的时候,岳振华再次晋升,成为大校,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着大校军衔的营长。

U2高空侦察机前前后后在我国一共被击落了5次,其中有三次都是由岳振华带领的二营击落。刘亚楼平时是一个特别严格的人,但是他对岳振华多次夸赞,可见岳振华的个人能力突出。

面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岳振华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始终把团队放在首位,因此他被授予空中战斗英雄的称号。此外,于振华的近快战法,在1978年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结语:

我国在长期以来的对外发展中,由前期处于劣势,到后来多次取得傲人成果,一次次地让世界改变看法,这正是因为伟大革命先驱的贡献与付出。

自新中国建立开始,就把捍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放在第一位。

这些成果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共同努力取得的。我们受前人所庇护,更应该时刻铭记他们的功绩。

在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主席提出,必须要加强国防建设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国防军、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巩固了国防制定的战略思想,也积累了军事经验。

新中国也制订了科技发展规划,在此后的发展中,发展计划都得到了完美实现,新中国一次次的取得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与中国共产党和党内人员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许多像岳振华这样的优秀的战士,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英雄所获得的荣耀从来都不是他们所处领域的最高成就,他们最大的成功都是在于对国家的信任和热爱,这种信念让他们在一次次的行动获得壮举。

我们现在再来看中国,就要明白,每个时期的成就,我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