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张居正的一生

2025-04-23 04:20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张居正的一生

张居正,男,汉族,公元1525年生,属相鸡,星座双子座,湖北荆州人,进士学历。张居正5岁入学,12岁成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得进士,25岁担任研究员职称的翰林。

43岁就任副省部级的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47岁升任副国家级的宰相,当时的皇帝明神宗年幼,所有国家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决定,达到权力巅峰。

《明史·张居正传》是这样形容张居正的容貌的:脸型修长,眉目清秀,须髯长至腹部。做事勇敢果断,为人豪杰豁达。同时,性格沉深并且有城府,一般人是琢磨不透他的思维想法的。

张居正的先祖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到湖北秭归,担任具有世袭职位的上校军衔的千户长官。但是,张居正的曾祖父不是正妻所生,无法世袭官职,举家迁到湖北荆州,张居正就出生在这里。

张居正的后代中,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曾孙张同敞,他是少将军衔的兵部右侍郎,在广西桂林与清朝官兵作战时不幸被俘,英勇不屈,从容就义。

《明史》中记载他在刑场时,面不改色,当被刽子手砍下脑袋时,身体不但没有倒下,而且还向前走了三步,在场的所有人全都吓懵了。

明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张居正当政时期,社会矛盾已经相当突出。皇帝追求享受,怠于政事,大臣贪污腐败严重,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使百姓生活贫苦,农民起义接连发生。

《明史·张居正传》记载,身为宰相的张居正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政治改革,主要内容为“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就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

身为副国家级爵位的,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舆论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

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还有,张居正针对京官到地方常常欺凌地方官,决定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只要他们有一件事稍不妥,马上加以责骂,又勒令他们的上司加以考查。

当时天下并不太平,盗贼群起,甚至抢劫官府库房,地方政府常常隐瞒这类事情不上报,张居正下令如有隐匿不报者,即使政绩良好的官吏也必撤职,抓到强盗,当即斩首处决。

“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在经济改革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 明朝初年的赋税制度十分繁杂。当时的赋税以粮为主,银钱和绢纺织品为辅,分夏秋两季征收。

此外,还规定农民要服各种徭役,并交纳其它的土地税等等。“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合并一起,按亩折算,按银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大大提升了明朝经济。国库储备粮多达15.6亿斤,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改革前的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历史上称此为“万历中兴”。

1582年7月09日,57岁的张居正因病去世。一些张居正的政治对手开始反攻倒算。他们认为,张居正改革执行起来很麻烦,清丈土地是“增税害民”,实行“一条鞭法”是乱了“祖制”。

而此时的万历皇帝,也已经长成了二十多岁的大人了。他对张居正功高震主的行为早己不满。万历以前曾酒后失态,被他的母亲李太后责骂,并交给他《汉书》的一个部分《霍光传》。

霍光与张居正类似,是汉朝的辅臣,曾经废立皇帝。李太后此举是为了暗示如果皇帝不修身自省,就会遭到如今权倾朝野的张居正的废黜。

万历当时就吓出一身冷汗。所以,万历在反对派的蛊惑下,也开始对张居正落井下石。他下令撤销了张居正逝世后特加的官爵和封号,进而查抄家产。

国学名篇《千字文》有言“上和下睦”,直译为上下和睦求协调。张居正身为首辅宰相,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他和朝中重臣的关系都很好,包括有名的大奸臣严嵩。

张居正与大清官海瑞也是好朋友,但是由于海瑞不太赞成张居正的一些政治观点,高高在上的张居正也就没有重用他。张居正也很会利用人,他利用宦官冯保和宰相高拱的矛盾,从中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