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影视 > 正文

​《时代周刊》上的中国面孔

2025-07-16 03:35 来源:瓮透网 点击:

《时代周刊》上的中国面孔

美国《时代周刊》(Time)又称《时代》,创刊于1923年,是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之一,主要对国际事务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每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名人都是当时全球的焦点人物。本期小编将盘点几位曾经登上《时代》的中国人,一同回顾中国波诡云谲的近代史。

01 吴佩孚

1924年9月8日刊

吴佩孚是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的中国人。吴佩孚白手起家,辛亥革命时追随曹锟,后成长为直系军阀首领。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吴佩孚打败张作霖的奉军,声名鹊起,成为北方实力最大的军阀。在这一混乱阶段,吴佩孚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02 蒋介石

1927年4月4日刊

第二个登上美国《时代》的中国人是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这一期描绘了蒋介石率部进入上海的场景。那时候的美国媒体和记者认为,蒋介石是中国未来的掌权者,他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实现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军人出身的他有着非比寻常的威严。

03 冯玉祥

1928年7月2日刊

1928年《时代》为冯玉祥做了一篇报道,开场白是这样介绍冯玉祥的:“他站起来足有六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个头魁梧,古铜色,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虔诚的基督徒,神枪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195000人)的主人。在今天,这样的人就是中国的一个最强者:冯玉祥元帅。”

04 阎锡山

1930年5月19日刊

1911年10月29日,阎锡山因率领起义军,杀掉山西巡抚陆钟琦及其子陆光熙,被公推为山西都督。从此刻开始,直到1949年3月离开太原,阎锡山统治山西近四十年,是名副其实的“山西王”。在阎锡山登上《时代》前的1个多月,他是中原大战的主要发起者之一。

《时代》这样描述阎锡山,“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军阀’,这是他多年来的第一次战争,因此,上周公众的兴趣和同情,都集中在这位伟大的、长满胸毛、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身上。”

05 溥仪

1934年3月5日刊

溥仪的肖像是油画,身穿黄色龙袍,双手环绕胸前,怀抱如意,头顶宝石皇冠,神情自若,身后放射出万丈光芒。封面文章中这样描述:“高度近视的亨利·溥仪将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大满洲帝国’的‘满洲皇帝’”。溥仪定于1934年3月9日“登极”作皇帝,《时代》这时刊登该肖像正是因为这个事件,其中的“亨利”是溥仪的英文老师、苏格兰人庄士敦给他起的英文名字。

06 汪兆铭(汪精卫)

1935年3月18日刊

1935年,汪精卫批准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社会舆论哗然。在经过多次抵抗和主权失败后,这个曾一度主张积极抗战,一心救国的“美男子”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这本周刊里的汪精卫被描述成为“鲸鱼的胡须”,意思是容易弯曲,也容易反击。

07 陈诚

1941年6月16日刊

抗战时期,由于中国防空力量薄弱,陪都重庆屡遭日军飞机轰炸。1941年6月5日,日机突然飞临重庆上空,对重庆市区进行狂轰滥炸,发生了震惊世人的重庆“6.5”大轰炸惨案。重庆在日军的疯狂紧逼下,因陈诚的积极防御而转危为安。

08 宋美龄

1943年3月1日刊

这一时期,中国独立对日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宋美龄在美众议院发表演说,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之支持和同情。宋美龄是第一位受邀请而到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东方女性,更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为日后争取美国对华援助奠下基础。

09 宋子文

1944年12月18日刊

珍珠港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很快重新起用宋子文,任为外交部长,希望他能从美国搞到更多援助。这一期的《时代》写道:“他(蒋介石)任命了中国最能干的管理人才,他的内兄、外交部长宋子文担任中国第二号要职——行政院代院长。”宋子文已经是外交部长,再担任行政院长,可谓位高权重。为了解决当时通货膨胀问题,宋子文主导开放黄金外汇市场,引起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

10 陈立夫

1947年5月26日刊

陈立夫曾是国民党历史上最年轻的秘书长。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张照片上不仅仅有陈立夫,还有孔夫子和中国农民。以孔夫子和中国农民为照片背景,很能说明陈立夫一生的思想观念和信仰。《时代》杂志对晚年的陈立夫进行了采访,虽然常年在美国生活,但他家中却没有摆欧美风格的装饰。

11 毛泽东

1949年2月7日刊

二战结束后,世界东西两大阵营出现,并开始了冷战博弈。中国革命的结局将决定世界“天平”的倾向。1949年2月7日,美国《时代》封面首次刊登了毛泽东的肖像,并称毛泽东的决策举足轻重,将不仅决定中国的前途,也影响着世界的格局。还预言毛泽东领导的解放军最终将夺取政权,将会“改变天下”。

END

www.lzp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