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失落的历史——李氏朝鲜王后:闵妃(中)

2025-08-26 19:26 来源:瓮透网 点击:

失落的历史——李氏朝鲜王后:闵妃(中)

特别说明:闵妃所处时代的朝鲜,由于是中国的属国。所以只能称“妃”。她实际上是朝鲜王李熙的正宫王后。为阅读方便,文中一律称“闵妃”

1873年底,把持李氏朝鲜国政达十年之久的大院君李昰应带着他的幕僚团队离开了汉城。而踢他出局的人,就是他当初自己请进宫来的儿媳:闵妃。

闵妃为何要以恩为仇,踢走曾经改变自己命运的公公呢?大院君是朝鲜王李熙的生父,权倾朝野,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曾经仁爱孝悌,温润如玉的她又何以骤变为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政客?

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李熙。

在闵妃与李熙成婚的三年后,李熙才正式接受了她。闵妃这才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而她所以能与李熙琴瑟和谐,除了自己的韬光养晦。更多的,或许还是李熙本人的立场转变。这里面,既有情感,也有政治。

之前说过,李熙“自由恋爱”的对象:李顺娥。是一个比李熙大将近十岁的女人。李熙刚开始和她交往的时候,李顺娥才二十来岁。如胶似漆的两人,很快就有了自己的爱情果实:李墡。喜得长孙的大院君更有意立李墡为世子。这一切,似乎都是针对闵妃的连环组合拳。如果自己有半点怯懦与毛躁,那就彻底出局。

很庆幸,自幼饱受生活毒打的闵妃扛过来了。不仅没授人以柄,还在宫中成功树立了“母仪天下”的人设。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舆论上的优势,还让自己的对手李顺娥放心地放下了“武器”。与此同时,李熙的生母,也就是闵妃的堂姐同时又是自己婆婆的骊兴府大夫人。为了表示对闵妃的怜悯与补偿,也在自己老公大院君面前做了不少工作。善待闵妃的娘家亲戚:入朝为官吃皇粮。

最后的一步棋,那就是李熙本人的情感立场转变。看起来难,却也简单。李熙与李顺娥的热恋期已经过去了。曾经心中的那位不可或缺的大姐姐,现在也已经“司空见惯”。自己也不再是那位对陌生环境感到孤单恐惧的小少年。更多的,还是希望自己能尽快成为一个“真皇帝”,而不是父亲手中的“儿皇帝”。他需要一个贤内助。

本就是明媒正娶的正宫王后,比李顺娥年轻。又是老妈喜欢人人爱。同时,和大姐姐比起来,闵妃还颇具智慧。三年了,还真忽略她了。

爱情虽然不是蜂蜜,但它却能黏住一切。闵妃与李熙也是这样。

1871年,已经经历过一次流产的闵妃,终于盼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降临,对闵妃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因为,虽然李顺娥已经为李熙生下一个儿子李墡。大院君还有意立李墡为世子。但别忘了,闵妃她可是正宫王后。她生下的儿子是嫡出。以嫡压长,李墡则断无继位之可能。而闵妃则可以母凭子贵,坐稳后位。一切都应该会是这样吧?

很遗憾,不是!

孩子生下来不久,就一连几天不能排便。闵妃既惊恐又着急。束手无措之际,孩子的爷爷大院君前来探望。还带来了人参给孩子治病。闵妃连忙接过人参,千恩万谢大院君。并赶紧给孩子吃下。希望孩子快点排泄,快点健康。这可是母后的心头肉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这孩子却始终不能排泄。闵妃期待着奇迹能够发生。她的心都快跳到脖子上了。

孩子死了。

不能说是大院君的人参害了孩子。毕竟,闵妃后面又怀过4次孕。除了1874年生下的李坧,也就是后来的纯宗皇帝存活了下来。其余的三位婴儿,均不幸夭折。而大院君的身影却并没有再出现过。

无法想象这个孩子的夭折会给闵妃带来的伤害有多重。但确实给她和大院君之间的公媳关系造成了毋庸置疑的裂痕。就主观而言,孩子吃了人参,结果夭折了。换做我们谁,都难免会迁怒到大院君身上。但最要紧的还是客观原因,那就是闵妃的正宫地位被李顺娥的儿子所威胁。尽管李顺娥本人未必有杀伤力。但在讲究父死子继,绵延帝统的朝鲜王宫里,闵妃和李顺娥早就被卷了进来。而大院君也恰好看重李顺娥的儿子:李墡。

闵妃既悲愤又不甘。她不甘认命!她开始明白,在权力角逐的王宫里,要站稳脚跟,就必须握有真正的权力。而目前权力在大院君手上。要瓦解他的权力,就先要有自己的势力。

早在闵妃入宫的3年里,大院君的老婆,也就是闵妃的堂姐为了表示对闵妃的补偿。就将她那异父异母的哥哥闵升镐提拔为户曹参判,也就是朝鲜经济部门的副部长。而如今,闵妃需要自己的娘家势力。所以,通过运作,闵升镐又被提拔为刑曹判书,进入到了朝鲜最高行政机关。所谓“一人得道,仙及鸡犬”,这话放在朝鲜也适用。

当初闵妃只是一个孤女,母女二人要生活,这帮阔亲戚都冷眼旁观。现在,闵氏出了个王后。而王后又需要自己。大家都云集响应。闵奎镐、闵致久、闵谦镐、闵致庠、闵台镐等人均在闵妃和闵升镐的运作下。成立了“闵氏集团”。准备与大院君背水一战。老谋深算的大院君自然不会看不懂闵妃的这些操作。所以,就找了个由头,将“闵氏集团”的二当家闵升镐外放水原。但闵妃没多久又将他调了回来。成了兵曹判书。直接和军方势力挂钩。闵妃的娘家外戚势力已经在汉城严阵以待。而此前,受到大院君排挤的丰壤赵氏、安东金氏也纷纷在地方上响应“闵氏集团”。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事实上,大院君后来所以下台。并不能完全算是闵妃权谋运作的成果。更多的还是大院君掌权10年弊政多端的结果。

虽然他上台伊始,打击了专权的外戚,缓和了朝鲜土地兼并严重等现实问题。确实给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在世界民主化浪潮面前,他却拖着疲惫的朝鲜走向了集权的死胡同。而集权的必然结果就是专制。专制的必然导向就是害民。为了修建已经焚毁近300年的景福宫,大院君大兴土木,课税地方甚至滥发货币。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使得本就饥寒交迫的朝鲜百姓更加雪上加霜。朝鲜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暴动的暴动,逃荒的逃荒。部分朝鲜人就在那时来到了中国的东北,成了今天不少朝鲜族的先祖。

而大院君的对外政策,更是为后来日本侵占朝鲜埋下了祸根。当时,朝鲜国内有不少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大院君刚上台的时候,为了笼络人心。大院君对天主教徒相对宽容。但随着自己集权势力的形成。天主教宣扬平等的教义便于朝鲜李朝的儒家伦理相悖。所以,就成了大院君的眼中钉。为了拔掉这颗钉子。大院君干脆上演了一出韩剧版的“义和团运动”。在没有任何政治宣扬的背景下,直接采取暴力手段。全国范围内,捕杀天主教徒。其中不少就是像闵妃当年那样孤苦无依的朝鲜百姓。人数达万人之巨。堪称“朝鲜屠夫”。而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也被杀9人。法国方面当然不会作罢。1866年10月。法国海军舰队从中国山东烟台疾驰而来。炮轰汉城的门户:江华岛。朝军立即开炮还击。双方交战1月有余。最终,法军在将江华劫掠一空,并付之一炬之后撤军。法国人走了。

美国人又来了。就在这一年,一艘美国商船“舍门将军号”由于横行霸道,被朝鲜军民直接击沉。美国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所以,想和法国人一起来教训朝鲜人。可此时的法军,一方面是已经与朝军交过战。另一方面,自身在欧洲还有普法战争的“泥沼”。所以无能为力。没有盟友,美国人只能自己上了。在通过中国总理衙门与朝鲜方面交涉无果后。1871年6月,美军军舰驶入朝鲜的江华岛。与朝军正式交火。由于美军的火力优势,朝军守将鱼在渊虽拼死抵抗但却最终寡不敌众,以身殉国。美军在摧毁朝军的军事要塞并缴获朝军战旗后,撤离了江华岛。

其实,法国也好,美国也罢。他们更多的还是希望打开朝鲜锁国的大门。把朝鲜作为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以,在军事上并没有太过强势。

但实际的结果却是,让大院君轻视了朝鲜已经被强敌环伺的危机,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闭关锁国”的国策。他在全国设立“斥和碑”。告诫所有人,我们朝鲜和西洋人势不两立,永不言和。值得说明的是,朝鲜“闭关锁国”的近因是抵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朝鲜。但远因是要保护朝鲜的“本贯”宗族不受外人的冲击。所谓“本贯”,就是朝鲜人自己祖先的居住地。以“本贯”来辨别自己宗族血统。譬如丰壤赵氏、安东金氏,在姓氏前面加上地名以示区别。这种血统观念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韩国。

当朝鲜的大院君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时,东面的日本却是早已磨刀霍霍。早在300年前的16世纪末,当时日本的“秦始皇”丰臣秀吉就发动过侵朝战争,但没能打赢。后来日本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提出来要朝鲜别再用中国明朝的年号,用日本的吧。但那会儿,朝鲜还有大明王朝这个老大做依靠,所以没搭理日本。到了1860年代,日本开国后,朝鲜在“闭关锁国”的大方针下且又依仗宗主国清王朝的庇护,就试图直接与日本断交。而此时的日本,刚刚经历了明治维新的大变革。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正求对外一战来转嫁危机。觊觎已久的朝鲜,自然是它选择的目标。之所以没立刻采取行动,主要还是日本国内的政客们就侵略朝鲜的时间问题上还存在分歧。

李氏朝鲜已是内忧外扰。对大院君的怨气也已经由民间来到了中央。而一心想扳倒大院君的闵妃,等的只是一个时机。那就是自己的国王老公:李熙,正式亲政。

到了1873年,李熙已经22岁了。年龄上,已经达到亲政的要求。而作为朝鲜“摄政王”的大院君貌似还不肯放权。闵妃作为儿媳,自然不能直接说让自己公公把权力交还给自己的老公。但别人可以帮忙。这人就是崔益玄。

崔益玄对大院君执政10年的内外政策早有不满。面对朝鲜当下的危局,作为儒臣的他当然不能无视。所以,直接上疏弹劾大院君。大院君面对弹劾,不仅不忏悔,还当即驳回。闵妃见状,便将弹劾上疏直接接了过来。并在李熙面前对崔益玄大加褒奖。李熙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此时的他也早已被闵妃拿捏得稳稳的。就直接嘉奖了崔益玄。大院君看到自己的“儿皇帝”敢忤逆自己,大发雷霆。直接让自己的心腹幕僚安骥泳上疏弹劾崔益玄。

但结果却是,弹劾崔益玄的安骥泳被李熙撤职外放。大院君这下傻眼了。这傻小子咋回事儿,跟老子对着干这是!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崔益玄再次上疏李熙,弹劾大院君涉政10年的种种失误和弊端。李熙接过了崔益玄的奏疏。孱弱的他,对自己的生父,自然是不会处罚的。但自己宣布要亲政却是必须的。老爸大院君已经53岁了。自己22岁了。可以不用再听大院君的指挥了。他指挥了10年,朝鲜是越变越糟。

李熙果敢的背后,离不开闵妃的指导。

儿子要亲政的消息,大院君很快便得知了。但在他看来,李熙的态度骤变主要还是崔益玄的主意。还没把注意力放在闵妃身上。李熙毕竟是自己送上王位的。自己老爸的身份应该还管用。于是,大院君赶紧进宫。不料,刚到王宫,儿媳闵妃就来迎接自己。大院君原本焦躁的心略微平和些了。到了居室,闵妃还亲自为公公下厨做饭。大院君就一遍吃着儿媳做的饭,一遍做李熙的思想工作。希望自己继续掌权涉政。李熙却既不答应也不反驳。吃饱喝足后,没得到啥实际结果的大院君起身离宫。刚刚走出宫门,就听到“朝鲜会因为大院君而灭亡吗?”

大院君一下子呆住了,回头一看。说这话的正是闵妃。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当年自己带进宫来的那个小女孩儿吗?李氏朝鲜亡国?这......

空气似乎凝固住了。

大院君顺了一口气。再看看眼前的李熙和闵妃。不敢置信地走出了王宫。

回到云岘宫的大院君终于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闵妃的杰作。此时的她已经不再是刚入宫的小女孩了。儿子李熙看来也已经被闵妃操控。李熙孱弱,要让他改变主意。就只有让他知道,没自己这个老爸,他不能干活儿。

大院君不久就撺掇自己的幕僚团队,一起向李熙递交了“辞职报告”。企图以此威逼就范。

出乎大院君意料的是,李熙立马批准了大院君及其幕僚团队的“辞职报告”。大院君前脚刚走,闵妃准备多年的“后备干部”马上填充了进来。这些“后备干部”基本都是“闵氏集团”的员工。

原来,闵妃对大院君的一切,早已暗中窥视。就连大院君身边的人:大儿子李载冕、哥哥李最应。也就是闵妃老公的大哥和大伯。也已经加入了“闵氏集团”。而闵妃拉拢他们的手段,就是通过操纵李熙,把持人事任免权。直接把他两人加官进爵。他们在大院君那里得不到的,在闵妃这儿都能得到。自然也就“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成了大院君身边的“超级间谍”。大院君在云岘宫的一举一动,尽收闵妃眼底。所以,闵妃先前故作姿态,再刺激一番。目的就是让老谋深算的大院君失去冷静。人一但失去冷静,一急躁。就容易掉进对手的圈套。

就这样,大院君时代暂时告一段落。李氏朝鲜进入了闵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