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投网 > 杂谈 > 正文

​他65岁写下这一经典力作,如今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档热播,火遍全国

2025-04-27 15:23 来源:瓮透网 点击:

他65岁写下这一经典力作,如今被拍成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档热播,火遍全国

他用笔记录时代变迁,写下社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他的作品留下了一代人的成长足迹和国家记忆,不仅收获了众多读者的肯定,还拿下一项又一项全国性大奖。他就是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晓声。近日,由李路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领衔主演的开年大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而该剧就是根据梁晓声教授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资深教授。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即以知青文学创作蜚声文坛。主要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等。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

1949年,梁晓声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74年,他凭借着短篇小说《向导》,被复旦大学的招生老师选中,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2002年,被调到北京语言大学任教

梁晓声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时留影

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期间,他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每年开学面对新生时,梁晓声都要花很长时间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人愿望是什么,并且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们学习中文的意义;他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加以引导,常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品,支持他们办刊物;他的案头摆放的不止是自己的作品,还有学生的论文、习作及他自己的讲稿,他既不按照别人的教材讲,也不准备重复的教材,每一堂课的讲稿,都要有七八页纸……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也开始思考文学的意义,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理念,更多地把文学创作放在文化背景上,而不仅仅是文坛中。

梁晓声是极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核心作家。他笔下的那些善良、正义,不畏痛苦和艰难,始终怀抱着理想与乐观的知青,一次次打动了全国读者。他还创作了大量社会时评,如《中国生存启示录》《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用文字记录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

梁晓声一直走在创作的路上,65岁时,他开始创作《人世间》,这是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有着50年历史跨度的作品。115万字、3600多页稿纸,梁晓声用手写的方式铺展开跌宕起伏的故事,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社会巨变,歌颂了中国人民拼搏向上、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以及勤劳正直、自尊自强的美好内心。《人世间》是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2019年7月,《人世间》获得了人民文学杂志社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同年8月16日,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梁晓声(右二)与其他获奖者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中短篇小说,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长篇小说及非虚构写作,再到《人世间》(三卷本),梁晓声的创作贯穿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堪称文坛“常青树”。七十岁时,他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创作。2021年1月,梁晓声出版了又一部长篇力作——《我和我的命》。在书中,他通过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社会、命运和“活着”的看法,写出了命运不可违拗,也写出了人的奋斗和自修自悟能够改变命运的强大力量。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梁晓声几乎所有作品都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始终秉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秉持着为中国文化建设思考和关注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创作初心,把人性的真善美呈现给所有读者,把时代的发展变迁展现给更多年轻人。

欢迎关注“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北语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北京语言大学官微、夜光杯官微、凤凰网读书官微、北京日报、学校共青团官微